http://www.pcstore.com.tw/ntdtvapshop 想學各類中醫知識(如穴道穴位)、中醫療法、中醫保健與中醫調理治療之法的觀眾朋友,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提供一系列認識中醫專題性的DVD,有興趣者可至我們PC Home 商城訂購
在難經裡頭曾經就記載過,它說病有所謂的傷寒,中風什麼濕病,燥病等各種,那麼除了難經裡頭講的這以外,我們來看看後世許多的書裡頭,都談到其他的各種病情,例如在金匱,也就是傷寒雜病論,張機,張仲景所寫的書裡頭的一部分,叫做金匱。
金匱是因為後世看到傷寒雜病論,因此就把它分成為兩部份,一部分稱之為傷寒論,一部份叫做金匱要略,金匱裡頭,有一篇章叫做痙濕暍病,痙就是抽筋,抽筋我們古時候,就有所謂的風跟寒兩大類,抽筋有所謂的剛痙跟柔痙,剛痙就是寒所生成的,柔痙就是風所造成,那麼寒所造成的就是無汗、身體疼痛等等,那麼柔痙就是有汗,身體抽筋。
另外,就是痙濕暍這一章裡頭,還提到的就是濕氣,我們中醫的想法,認為風是屬於肝,肝木所管,濕是屬於脾土所管,脾它濕了,就造成了這種病情,脈沉而細,我們就稱之為濕痺,痺就是說血液的流通循環比較差,可能是血液裡頭有一些所謂的瘀血,在那兒阻滯到了,就稱之為痺,痺就會痛,現在的人特別給一個名字叫做風濕痛。
http://youtu.be/LO1lwP7RDNM
訂閱健康養生頻道
http://www.youtube.com/user/NTDHealth